表現形式為:注冊資本不實或注冊后不久資金退回或轉移。輕則根據《工商登記條例》要求補足,并給予抽逃金額5-12%的罰款;重則《刑法》上有抽逃注冊資本罪,一旦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發生了經濟糾紛,或造成重大社會危害,就有可能追究股東的刑事責任。
(二)收入納稅風險
1、隱藏收入不入賬
2、收入長期掛往來,不納稅申報
3、不依合同規定確認收入,收款時開票確認收入
4、價外收入不入賬,私設小金庫,不做納稅申報
5、視同銷售行為不遵稅法規定,逃避繳納稅款
(三)成本費用納稅風險
1、大量收據或白條入賬
2、虛增人頭,虛增工資
3、虛開發票增加成本或隨意調整納稅期間成本費用
(四)會計報表稅務分析風險
1、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表現則為:存貨、應收帳款、其他應收款、應付帳款、其他應付款、資本公積等會計科目經不起推敲;賬務處理混亂、帳實不符;
2、在利潤表上的表現則為成本費用與收入不配比,利潤結構不合理;
3、各項指標,忽高忽低,或如過山車,或漏洞百出。
具體而言,假帳通常會在以下幾個方面留下蛛絲馬跡:
①各項財務指標跟相同行業的平均水平作橫向比較,會出現過高或者過低的現象。
②企業各項指標如與往年做縱向比較,會出現忽高忽低現象,就像坐過山車一樣。
③企業的利潤率、稅負率較長時間處于較低水平。
④賬實不符?,F金和銀行存款對企業來說一般容易控制,做到賬實相符不難。不真實的財務行為很難做到存貨的賬實相符,一般經不起盤點。要么帳大于實,要么實大于帳。